西安新聞網訊 “祝賀畢業!希望你以后要走的路,一路燈都明亮!”日前,在西北工業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應用數學教研室里,碩士研究生佘同學在家人的陪同下向導師、同學告別,離校開啟嶄新的人生。
余同學是位孤獨癥患者,即人們所說的“星星的孩子”。看著他依舊局促但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舍,現場所有人既感動又為余同學驕傲,而導師謝文賢更是心潮澎湃,憶起余同學近3年的磕磕絆絆與辛苦付出,在這一刻,她覺得“值了!”并深深地感到了欣慰。
父母之愛 讓“星星的孩子”有了夢
佘同學是西工大數學與統計學院應用數學專業的研究生。2歲半時,便被診斷出患有孤獨癥。孤獨癥的核心癥狀為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行為等,因此缺失了社會化學習的能力。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為了能讓佘同學正常隨班就讀,除了帶他接受康復治療外,全家人也或多或少地學習了干預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技巧,通過游戲引導學習,對他進行系統化的干預訓練,把他從自己的世界里拉出來。佘同學的父母表示,“為了提高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每天都會給他講一個寓言故事,這個習慣我們堅持了二十多年。”
一個被“斷定”為無法與人正常交流、溝通,需要終生陪護的孩子,在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與艱苦的訓練下,逐漸成為會彈鋼琴、能夠畫畫,可以為同學解答數學問題,并較為獨立學習、生活的人。令人驚喜的是,小佘還在數學學習方面展現出異于常人的“天賦”,“他的爺爺奶奶都是數學老師,在他們言傳身教下,他從小便很喜歡學數學,解題的正確率還挺高。”母親孟女士的語氣中充滿自豪。
2015年,佘同學在江蘇昆山參加高考,考入齊魯理工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8年12月,他參加了研究生全國統考,其中專業課數學分析考到了148分,是當年該專業考生的專業課成績第一。
師生之愛 為“星星的孩子”點亮前行的燈
2019年3月,佘同學來到西工大參加研究生復試,面試期間,老師們就感受到了他的與眾不同,關于是否錄取,學院也有過猶豫,“但每個人都有追求發展的權利,作為高校老師,更應多些包容關愛,盡可能地讓他有更好的人生。”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聶玉峰說到。
隨后,學院及導師謝文賢詳細了解了他的學習生活情況,并會同父母專門研討了入學后對他開展學業生活幫扶、日常教育管理等事宜。謝文賢老師甚至自學了部分心理學、特殊教育專業知識,以便及時準確地進行干預引導。
碩士第一年以課程學習為主,因為語言及社交溝通存在一定困難,佘同學時常會出現各種狀況。但同學們的盡力包容與幫助,讓他不再孤獨離群。學院領導和輔導員反復協調,為他根據個人習慣調整了宿舍,只要有機會便與他一起聊天、吃飯,同專業的學生黨員干部還成立了工作小組,輪流開展幫扶。
當發現佘同學比較擅長理論學習,如隨機微分方程理論與應用、高等隨機過程論等科目都考到了95分以上,其中分析學更是得了滿分,謝文賢老師馬上調整培養思路,整理出相關領域的科研論文,隨后安排他翻譯文獻、研推文中研究方法、整理讀書筆記,為之后的科研工作鋪石開路。
小佘不能很好地篩選和梳理語言信息,謝文賢老師就將指導內容形成文字稿,并詳細標注開展相關工作的步驟。他的認識問題視角特殊,謝文賢老師就在自己辦公桌旁專設一個座位,方便隨時干預給予有效反饋。
最難的,還是撰寫論文環節,“必須提前規劃好提綱和各章節標題,讓他盡可能圍繞主旨凝練觀點、組織語言,每個章節,我們都討論修改了不下十遍。”“有時候也想,我太難了,但當看到他這么鍥而不舍地走到今天,我又覺得我的難也不那么難了。”謝文賢老師說。
“投入這么多的時間精力,值么?”當記者拋出這個問題時,謝文賢說,“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位母親,將心比心,我希望幫他有正常的人生,甚至可以是更加美好的人生。”
“師者,博愛之心,不求回報,只為初心。謝老師做到了,我們和小佘一樣,感謝遇見這樣的好老師!”西工大一位在讀研究生表示。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通訊員 付怡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