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咸陽市長武縣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學校發展定向導航、為立德樹人鑄魂補鈣,被省委組織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確定為全省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四個試點縣之一,逐步探索形成了“1234”學校黨建工作模式,全面加強了黨對中小學校工作的領導,促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落地生根。
“一條主線”高點謀篇開新局
長武縣堅持把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作為主線,市縣專題研究部署試點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充分調研論證、制定試點方案,以高站位領導推動試點工作高質量開局。組織、教育部門每季度召開試點工作聯席會議,開展分析研判和專題討論,聽進展、查不足。實施“黨建品牌”創建,認定“傾情幼教、紅燭增輝”等25項黨建工作品牌,評選3個“標桿支部”、20個“樣板項目”,基本實現“一校一品”。
“兩張清單”精準推進促規范
把制度建設貫穿試點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以制度促改革、保落實。建立制度清單。明確學校黨組織是學校領導議事決策機構,修訂完善黨組織“三重一大”事項、聯席會議、事前咨詢等22項制度,對學校內部組織機構設置及時調整,教職工獎懲、考核和監督,教育、培訓和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工作進行規范,厘清了學校黨組織和校務會的事權職責。明確任務清單。印發《中小學黨建工作手冊》,每月制定印發《黨建任務清單》,形成了黨委定單、支部下單、黨員接單的任務落實工作機制,規定黨組織負責人每學期向黨組織報告履職情況,接受黨員大會的評議、質詢,評議結果納入干部考評考核,確保“規定動作”執行到位、“自選動作”豐富多彩。
“三項建設”厚植根基強堡壘
圍繞組織、隊伍、陣地三項基本內容,實施標準化建設、標準化管理,用黨建工作引領隊伍、提升管理、推進發展。因地制宜優化組織建設。對黨員人數較多和學科設置復雜的長武縣中學、職業教育中心設立黨總支,按照學科教研組建立黨支部,實行書記校長分設,并增設2名副書記,黨組織和學校行政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對規模較大的學校單獨設置黨支部13個,實行“一肩挑”并配備12名黨支部副書記;對部分偏遠農村學校,以學區為單位聯合組建黨支部13個并配備9名黨支部副書記,向無黨員的公民辦幼兒園、教學點指派“黨建指導員”14名,向黨員人數較少的校(園)委派“黨建監督員”49名,保證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構建起了一套符合各類學校情況的運行管理機制。多維培養加強隊伍建設。建立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機制。近兩年新發展一線教師黨員58名,接收預備黨員15名,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9名,教育系統目前共有黨員583名,占教師總數的26.1%。設置黨員名師崗、示范崗、成立黨員教師科研室、懸掛黨員示范班流動紅旗等形式亮明黨員身份、爭作表率。建成2個省級名師工作坊、3個市級名師工作室和9個縣級名師工作室。培養省市縣級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163名,黨員教師葛金茂榮獲“中國好人”稱號,高寶利、馬金芳、楊斌三名黨員教師榮獲“馬云鄉村教師獎”。加大投入提升陣地建設。探索完善學校經費預算中按比例列支黨建經費制度,按照不少于學校公用經費的3%專門列支。劃撥專項黨費19萬元,累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支持高標準建成黨員活動室31個、紅色教育基地2處、黨建主題小廣場22個,為學校黨組織和黨員學習、議事、活動提供必要的場所和硬件支持。
“四個融合”同頻共振謀發展
牢固樹立“業務工作中有政治、業務工作中講政治”的理念,形成黨建與業務工作互推互促、協同發展的新格局。黨建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合。緊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根本目標,充分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學校黨支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黨員干部帶頭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黨員教師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堅持課程思政,推進紅色教育課程化、課題化建設,開展一體化教研、崗位練兵、“導課、說課”觀摩研討等活動,培養省市思政課教學骨干20多名,形成德育工作體系,引導學生從心理上加強對紅色基因的認同感,培育紅色接班人。黨建與繁榮校園文化融合。用黨建工作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力度,把戲曲、國畫、書法、武術等各種傳統文化帶入綜合實踐課堂,緊密配合課程教學內容,推出“國學經典誦讀”“國學沙龍”“傳統禮儀研修”“國學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師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扎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建與推動校園精細化管理融合。精準考核,將從事黨務工作的業績納入績效考核,黨務工作成效、黨內榮譽納入教師職務職稱晉升加分項目,推行機關干部和學校領導一線聽課、評課,激發教職工參與黨務工作的積極性。細化管理,撤并學區精簡機構,通過黨員名師帶頭上公開課等形式,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在教學教改、課程研發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實施黨支部班子成員聯系一個教研組、指導一個教學班、幫扶一個困難學生的“三個一”活動,堅持黨員“進宿舍、談思想”,對學生進行學業指導、心理咨詢,舉辦“家校共育、攜手圓夢”系列培訓,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黨建與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融合。以黨組織建設推動課堂革命,促進“雙減”、“五項管理”工作落實,新高考綜合改革工作開始實施,長武縣中學智慧校園建設。我縣先后通過了省政府“雙高雙普合格縣”驗收和教育部“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合格縣”驗收,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進展順利。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各項指標穩居全市第一方陣,職業教育加強電子技術等特色專業建設,辦學效益明顯提升。縣朝陽幼兒園成功創建市級示范園,實驗幼兒園正在積極創建省級示范園。實現教師常態化交流輪崗,組織黨員骨干教師到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率先推行“為成長不熬夜、晚十點不作業”、義務教育階段無作業日等制度,落實黨支部書記聯系監督校外培訓機構全覆蓋機制,確保“雙減”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