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咸陽市三原縣扎實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廣大領導干部、教職員工和全體學生的法治觀念,形成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強化組織保障,夯實法治育人基礎。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普法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及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二是加強隊伍建設。為每所學校聘請法治副校長,明確職責,夯實任務。三是加強平臺搭建。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4個、禁毒教育實踐基地1個、紅領巾法學院2個,定期開展法治教育宣傳活動。四是加強責任落實。將學校普法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之中,各學校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素養、法治實踐納入學生日常教育。五是加強經費保障。設立普法工作專項經費,為學校普法宣傳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經費保障。
——宣傳學習結合,營造法治育人氛圍。一是堅持普法宣傳與學習常態化。定期組織廣大教職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堅持每學年開展法律知識測試活動,并將考試結果納入教師綜合考核之中,保證學習效果,增強法治意識。二是加強合作共建。組織民警、法官、檢察官、律師等人員深入學校做法治報告及講座,組織各校開展“憲法晨讀”“美好生活法典相伴”“法治教育宣傳周”等活動,培養學生學法用法守法的習慣。三是多元化宣傳,擴大影響。每年組織機關干部在“憲法日”等關鍵節點,走上街頭,通過制作宣傳版面、接受群眾咨詢、發放普法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法律知識。
——課堂與實踐并重,拓寬法治育人路徑。一是法治知識進課堂。各學校落實每周1課時法治教育課,配備專職或兼職教師進行授課,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二是法治知識進教材。加強頂層設計,編印《法治安全教育手冊》,供學生及家長學習閱讀。為中學生配發《憲法》讀本,促進學生學憲法、講憲法。三是法治知識進校園。聯合司法局組建“三原縣中小學法律知識宣講團”,開展專題講座;對接縣法院,舉辦“庭審進校園”“模擬法庭”等法治教育活動。不僅提升學生預防違法犯罪的意識,還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自我防范能力。
——校外校內雙治理,優化依法治教環境。一是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堅持常態化入校督查指導法治安全教育工作,確保校園安全;聯合文化、工商部門,組建“網吧監督員隊伍”,聯合公安局成立“三原縣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經常性開展聯合檢查,確保校園周邊環境符合安全要求。二是嚴格依法治教。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管理的首要位置,開展“學習黨史正教風、踐行守則優學風”等主題教育活動,嚴肅治理在職教師不規范教育教學行為,持續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杜絕在職教師違規補課,確保依法施教。(文/商斌)
來源:咸陽市教育局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