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早晨,在西安思源中學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實驗室里,一場機器人挑戰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學校高一人工智能班的王明新和他的同學們正通過電腦,控制著幾輛工程戰車和步兵戰車,雙方激戰正酣。
工程戰車通過機械臂抓取資源物,步兵戰車瞄準敵方發射塑膠子彈……在挑戰賽場地上,EP機器人在學生們的控制下,游刃有余地完成各項任務。王明新和他的同學們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手指熟練地在鍵盤上快速按下控制鍵。
這是思源中學一堂別開生面的人工智能課,本節課是備受學生喜愛的賽事課。“今年開學,學校開設了人工智能課,想把它作為一門先修課釋放學生的興趣點,鍛煉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編程能力,培養相應的工程思維和計算機思維,為以后大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推動相關學科的學習能力。”思源中學校長彭斌介紹,暑假期間,學校聯合大疆創新建造了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學后在高一年級開設了人工智能班,由學生自主報名加入。
下課后,王明新把一輛工程戰車抱在懷里視若珍寶,這輛車是他用半個月時間組裝起來的。“機械臂上的線路比較復雜,當時還出現了一些問題,向老師請教,和同學一起研究,大家群策群力總算成功了。”控制著親手拼裝起來的機器人,看它在賽場上所向披靡,王明新感到格外有成就感。“通過人工智能課的學習,我的動手能力提高了,思維也拓展了。最重要的是和同學之間的團隊合作讓我成長了不少。”
據了解,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格外重視理論部分的課前引入,從前沿科技、生活日常、影視作品等切入,吸引學生的興趣,并留給他們探索與延伸應用的空間。老師從機器人相關知識切入,激發學生對工程以及技術研究的興趣,從而學習在產品制造、工程研發、對戰競賽背后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快看!我的無人機可以飛‘八字’和五邊形了!”校園里,高一人工智能班的閆浠浠興奮地歡呼著。同學們操控的無人機或在空中翻轉,或在空中停留,或扭著八字,或畫出一個完美的五邊形。通過開學以來的學習,他們在課堂上體驗到了無人機的速度與激情。“我們希望通過更深入的學習,利用算法編寫程序,在無人機迷宮場地上完成任務挑戰。在無人機穿越賽中,自如地穿越圓環、拱門、刀旗等。”閆浠浠說出了自己和同伴們的心聲。
采訪最后,彭斌由衷地說:“希望我們的學生可以擁有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在科技競技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希望他們充滿信心地面對未來,朝著改變世界的方向前進。”
孫瑛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注:凡注明“來源:X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24 / 05月
19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