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春故事 精彩講述(青春之約)
圖①:中國選手楊鴻菲(左)和蔣依然在女子4×400米接力決賽中交接棒。
圖②:中國選手張雨霏在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賽中。
圖③:8月7日是中國隊球員李詠臻(中)的生日,現場工作人員及吉祥物“蓉寶”為他慶生。在當日舉行的男排比賽中,中國隊以3比0戰勝伊朗隊,獲得季軍。
圖④:中國選手黃子淦以551.55分的總成績奪得男子跳臺跳水項目冠軍。
圖⑤:中國隊以3分32秒58的成績獲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項目冠軍。
本版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8月8日晚,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本屆大運會上,青年學子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精彩綻放;中國運動員發揮出色,登頂金牌榜;共話友誼的文化交流,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提供新動力;經過大運會洗禮,“青春之城”將綻放更亮麗的光彩。
從大運走向更大賽場
本屆大運會,中國健兒共奪得103金、40銀、35銅,創造了中國隊參加大運會以來單屆金牌數的新高。
在集體項目上,中國女籃和中國女排均擊敗對手奪得冠軍,展現出中國新生代運動員的自信和進取精神。中國女籃球員韓旭和劉禹彤備受球迷喜愛,其中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劉禹彤被親切地稱為“大寶貝”,通過大運會的“階梯”,她將由此走向職業聯賽。
從福岡游泳世錦賽凱旋的覃海洋、張雨霏、李冰潔等選手轉戰大運會,連破賽會紀錄收獲多金,上演“中國速度”。覃海洋說,自己錯過了上一屆大運會,終于在成都彌補了遺憾。
在田徑賽場,中國新星冉冉升起,帶來不少驚喜。23歲的陳冠鋒在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以10秒17的成績摘得銅牌,并與隊友合力奪得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新一代的中國飛人,正向更高目標發起沖擊。因出眾外形“出圈”的跨欄選手吳艷妮以12秒76的個人最好成績奪得女子100米欄銀牌,取得巴黎奧運會入場券。她終于能夠自信地喊出“我們巴黎見”的豪言。
同樣著眼巴黎的還有跆拳道選手周澤琪,這名在新奧運周期表現出色的小將,在大運會上摘得個人和團體兩枚金牌。在一個多月后的杭州亞運會上,她將同隊友一起繼續征戰。
為中國代表團摘得首金的中國武術隊,共取得11金1銅的好成績。隊員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交流切磋,將中華武術和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用交流匯聚友誼力量
賽場上,大學生運動員奮力拼搏;賽場外,他們互通友誼,成了很好的朋友。大運會是青春的盛會,為青年之間相聚相知提供了絕佳的平臺。
在武術男子刀術比賽中,選手們武藝高強,精彩表現博得了現場觀眾陣陣叫好。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選手?!が斁S洛從小有個“武俠夢”,到達成都前,他就十分期待同中國選手切磋。他說,在武術的發源地登上領獎臺是他從小的夢想,現在如愿以償,他還要繼續琢磨和學習中國選手的招式,以武會友。
8月1日,射擊項目女子25米手槍團體比賽結束后,贏得冠軍的中國選手林雅茜不僅得到了金牌,還收獲了一份非常溫暖的禮物——現場觀眾和運動員為她唱起生日快樂歌。這天正是她20歲的生日?!澳芘c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度過,這太難忘了!”林雅茜激動地說。
成都大運村里的文化市集是比賽期間最熱鬧的地點之一。各代表團成員在這里體驗蹴鞠、投壺、編織等文化活動,通過交流互動,共話友誼。村里組織的文化交流活動同樣豐富多彩,除了每天超過80場的中國非遺技藝互動體驗活動、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等,“Be Together”系列主題晚會每天都在大運村藝術中心舉行,并邀請大運會各代表團成員參加。
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說,成都大運會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還是一場文化盛事、教育盛事?!按蠹以诖筮\村共同生活10至12天,利用比賽結束后的機會互相交流,這太棒了!”
為城市留下寶貴財富
成都大運會上,熱情的觀眾和精彩賽事相得益彰。各個賽場的看臺上,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雄起”聲一浪高過一浪……將大運之都的熱情好客展現得淋漓盡致。
成都的熱情,打動了許多大學生運動員。中國游泳運動員李冰潔說,在其他比賽中,她潛泳時聽不到觀眾的加油聲,但是這次她感受到了現場助威的震撼。格魯吉亞柔道運動員達瓦拉什維利·祖爾說,現場觀眾超越國界、沒有條件的支持,讓他在比賽中堅持了下來。
成都觀眾懂體育、愛體育的背后,是該市全方位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堅持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的碩果。依靠大運會等體育賽事,成都的體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體育產業實現穩步增長。
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志表示,成都市已謀劃大運會后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發展目標和路徑——到2025年建成賽事體系完備的世界賽事名城;到2030年建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世界體育名城;到2035年建成體育融入市民生活、運動成為城市高品質生活特質的世界生活名城。
作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創辦以來首次對遺產工作進行全面規劃管理的一屆大運會,成都大運會將創造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教育與青年等7個方面29個領域的豐厚遺產。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曹雪峰日前表示,本屆大運會將為成都的長遠發展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惠及廣大市民群眾。其中,大運會的體育場館等設施將繼續用于成都的體育事業特別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運村則將全部移交給成都大學,實現百分之百可持續利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8月09日 第 09 版)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陜西教育信息網 snedunews.cn)”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53916702@qq.com】
必看
08 / 06月
08 / 06月
07 / 06月
09 / 06月
18 / 05月
25 / 04月
25 / 05月
07 / 06月
18 / 05月
07 / 06月
19 / 05月
24 / 05月
視頻
原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