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snedunews@163.com | 人員查詢 | RSS地圖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中國步伐

     陜西教育新聞網訊:盡管百年夢想已成現實,但中國人對義務教育的期待和追求并沒有止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如何提高基礎教育服務社會民生的能力,依然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大命題。
  問題的價值在于激發理念,而理念的價值在于指引行動。黨的十六大以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理念逐漸上升為改革共識,由此產生改變現實的巨大力量。
  均衡是一個方向,確立義務教育發展的根本目標
  新世紀的中國教育,在打響“普九”最后一場攻堅戰時,也迫切需要回答一些新問題:“普九”之后,義務教育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發展目標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這是關系國家未來的戰略性思考:一方面,處于轉型期的我國社會對公平抱有極大期待,而教育發展存在區域、城鄉和校際差距;另一方面,世界義務教育發展的基本路徑是追求普及之上的均衡。
  辦好每所學校,讓每個孩子都上好學,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的福祉,成為中國義務教育發展的必然走向——
  2005年,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第一次將“均衡”作為義務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
  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提出,“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第一次把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升為各級政府的法定義務。
  2007年,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鄭重提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是黨的政治報告中第一次提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思想。
  短短3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從部門決策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教育發展的戰略方針。此后,從中央到地方,從沿海到內地,從城市到農村,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共識。
  這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提升的過程。教育部2006年6月在成都、2009年11月在邯鄲先后召開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國務委員劉延東強調:“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政府的法定責任。”
  2010年7月出臺的教育規劃綱要把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列為重要內容,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及縮小教育發展校際、城鄉和區域差距的具體思路和辦法。
  由于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差異較大,國家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城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2011年3月和7月,教育部分別與27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根據“一省一案”原則,各地確定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并承諾如期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還與各地市或縣、市、區簽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書,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協同推進機制,有效落實了各級政府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的法定職責。
  根據教育部與各地簽署的備忘錄,到2015年,我國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65%;到2020年,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
  為了如期實現預定目標,國務院不久前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責任。這份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也為義務教育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均衡注入了強大動力。
  均衡是一個過程,逐步改變基礎教育發展面貌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僅是一項既定不變的方針,更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投入、教育設施、教師資源等辦學條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實現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理念到行動,始終方向明確、步履堅定,走出一條不斷擴展、不斷深化、不斷豐富的發展道路。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國家先后實施了一系列“含金量”極高的民心工程——
  2001年至2005年,實施兩期“全國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中央和地方財政累計投入約430億元,全國納入危房改造的中小學超過6萬所,基本消除了當時存在的中小學危房。
  2004年至2007年,投入100億元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工程項目覆蓋中西部950多個縣,滿足了200萬名新增學生的就學需求,197萬名學生的寄宿需求;投入110億元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通過配備衛星教學收視系統、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設備,初步形成農村教育信息化環境。
  2007年,啟動“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3年中投入120億元,重點支持6000多所農村初中改善宿舍、食堂和廁所等生活設施。
  2009年,啟動“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工程實施3年多來,平均每年有1億平方米的高質量校舍竣工……
  這些堪載史冊的“國字號工程”,極大改善了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有效地縮小了義務教育的區域、城鄉以及校際差距。“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一樣漂亮”,這是在中國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動人景象!
  與此同時,國家逐步實施免費義務教育:2004年,針對西部困難家庭學生推行“兩免一補”政策;2006年,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007年,免除全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和教科書費用;2008年,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同時要求各地對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免除學雜費和借讀費。
  “學校漂亮了,上學免費了!”一句簡單的感慨,傳達了億萬學生和家長的共同感受,也成為中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最佳注解。
  但這遠不是均衡發展的全部內涵。在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同時,國家自2006年以來先后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崗計劃”、免費師范生政策以及“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顯著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一個好校長能帶出一所好學校,一個好教師能帶出一個好班級。當數十萬高素質的中小學教師扎根農村學校,他們就是推動中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前線、最堅實、最持久的力量。
  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和保障措施,也激發了各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經濟和教育發展相對領先的江蘇早在2007年就提出,全省義務教育學校要做到“六個一樣”:校園環境一樣美,教學設施一樣全,公用經費一樣多,教師素質一樣好,管理水平一樣高,人民群眾一樣滿意。截至目前,全省77個縣(市、區)通過了江蘇省基本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縣(市、區)的評估驗收,義務教育總體實現基本均衡。
  遼寧省堅持“硬件從實、軟件從嚴”的原則,重點取消“校中校”,改造城區薄弱學校,建設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開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實施工作,在全國率先實現校校通;實行城鄉劃分大學區,加強中小學校長、教師的定期交流,實施農村中小學一校一名師范本科生計劃。
  新疆則通過教育信息化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形成中小學遠程教育工作區、州、縣及項目學校“四級聯動”工作格局。現在,通過有線電視、衛星數據廣播和互聯網三條鏈路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傳輸,全區中小學都可以從“新疆基礎教育資源庫”獲取資源。
  均衡是一種價值,科學指引基礎教育改革之路
  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兩年多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層次問題。步入深水區的基礎教育改革,不僅需要明確解決哪些問題,更需要確定應該秉持何種價值以及如何體現該價值。
  在談及“擇校熱”、中小學學生學業負擔重等難題時,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指出,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質量的一個結合點,抓住了均衡,也就抓住了義務教育的公平和義務教育的質量。
  顯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僅是一個行動過程,更是一種價值取向,因為它包含了公平、公正的社會需求,是一把無處不在的“尺子”。從這個意義上說,均衡發展是一次深刻變革,它必然涉及對既有利益格局的調整,也必然存在重重障礙與阻力。
  以“擇校熱”現象為例,近年來,通過加快薄弱學校改造、推動縣域內教師校長合理流動、將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優化學校資源配置等辦法,一些地方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有些地方尚未根本好轉,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觸及既有利益格局。
  江蘇鹽城曾是一個擇校成風的城市,2010年,鹽城市委、市政府狠下決心治理擇校,以行政力推的方式清理“國有民辦”改制學校,同時開始科學劃分施教區。鹽城市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多次承諾“不打招呼,不批條子”,并對各級黨政機關下了死命令:不得向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遞條子。不到3年,鹽城基本實現“零擇校”目標,成為一個義務教育階段基本沒有“條子生”和“繳費擇校生”的城市。
  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而不是簡單地剔除“問題”。面對名校、優質學校存在的現實,不少地方出現了“削峰填谷”還是“填谷揚峰”的爭論。對此,教育部明確表示,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不是限制發展,而是共同發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鼓勵各個學校辦出特色、風格,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發展。
  北京、杭州、沈陽、溫州等地先后推行集團化辦學,以名校帶動弱校,在保持各校特色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實現集團內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有效地推進了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
  如果說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那么,實現師資均衡就是最艱難的挑戰,也是最關鍵的發力點。教育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不少地方先行先試,通過教師隊伍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湖北一直在探索建立農村教師隊伍補充、培訓、交流、保障和評價新機制。從今年開始,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新進教師,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省里設立農村義務教育教師專項編制;錄用教師的工資由省級財政統一承擔。
  針對農村教師緊缺難題,福建有了“五個一批”,即通過師范院校培養一批“一專多能”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實施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際交流一批、實施“農村緊缺師資代償學費計劃”和“經濟困難縣補充農村學校教師資助計劃”補充一批、加大對富余學科教師培訓一批、采取“走教”一批等形式,重點引導骨干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
  今年教師節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建國以來第一次教師工作大會,并發布《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從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完善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提升農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等方面全面部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教育是一國之基,而義務教育則是教育之基。從夢想到現實,我國義務教育發展歷經百年滄桑而依然朝氣蓬勃;從普及到均衡,中國義務教育在追趕世界義務教育發展步伐的同時,也筑起了這個偉大民族走向振興的堅實根基。

標簽: 義務教育 均衡發展 中國步伐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招聘信息 友情鏈接 法律聲明 隱私保護 產品服務 聯系我們 人員查詢 在線排版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bbbb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