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為什么使一些人垂頭喪氣,又讓一些人如癡如醉?近日,由南開大學主辦的“感悟數學之美”講座在天津博物館報告廳舉行,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顧沛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面向普通市民分享了一場豐富的“數學文化”大餐。
講座中,顧沛首先向市民介紹了數學文化的內涵。他說:“數學文化從狹義上講,是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從廣義上講,還包含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
顧沛指出,數學文化一詞,最近十多年才逐漸“興起”。對于許多人來講,數學文化一詞是陌生的,而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卻不斷增加,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說明許多人愿意從文化角度來關注數學,愿意強調數學的文化價值。
“‘數學素養’非常重要。”顧沛強調,它指的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這種素養體現在,從數學角度看問題;有條理地理性思維,嚴密地思考、求證,簡潔、清晰、準確地表達;在解決問題或總結工作時,邏輯推理的意識與能力;對所從事的工作,能夠合理地量化和簡化,周到地運籌帷幄。顧沛認為,學習數學知識固然重要,但學習數學的思想、精神更加重要,這將有利于提高一個人的數學素養,終生受益。顧沛表示,當今社會十分重視人才的數學素養,一些企業招聘考試、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往往與數學素養相關。
在數學素養中,蘊涵并體現著豐富的數學之美,就看我們能不能理解它、掌握它,就看我們有沒有數學審美的觀點和思想,就看我們能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感悟到數學之美。顧沛說,學習數學將幫助一個人提高思維品質。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學習中,不僅要學會數學知識,更要體會數學知識中蘊涵的數學文化。要掌握數學觀點,理解數學思維,學會數學方法,了解數學思想,提高數學素養,逐步學會感悟數學之美。”顧沛說。
講座現場,顧沛與市民進行了熱烈互動,通過“轉盤摸彩”“猜硬幣”“四人過河”等數學游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數學的簡潔美、對稱美、統一美、和諧美、奇異美,使聽眾感受到了數學文化的魅力所在。講座結束后,一名正在讀高三的同學說:“顧老師的講座十分精彩,以前我只是單純的把數學當成一門課程來學,并沒有認識到學習數學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現在看來,學習數學將對我們青年人的成長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